袁家村陜拾叁碧山堂店景觀設計/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
發布日期:2016-07-27 作者:admin 點擊:
袁家村陜拾叁碧山堂店位于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,距西安市區約40km。場地位于袁家村老街的核心區域,南接農家體驗區域,北至關中民俗體驗街,具有良好的商業背景。原建筑及院落為村內50年代老宅,文化底蘊深厚因廢舊多年,現將其改建符合場地周邊文化背景,由陜拾叁文化傳播集團進行投資建設,集陜西文化推進、休閑商業為一體的公共性場所。
項目做為老宅院的一次復興計劃,“傳承”場地文化記憶是設計的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未來的院落不僅需體現出其商業價值,更多的應該是對中國傳統園林中陜西文化內涵的一種傳達,同時也是為陜西打開一扇國際的展示窗口。
通過對于袁家村陜拾叁碧山堂店定位的思考,我們沒有選擇常規傳統的園林的具體手法進行文化和空間上的闡釋,而是嘗試從創造出不同的體驗感受,實現對傳統園林空間意境的表現。
院子內的現狀森羅密布,原始文化資源、精神資源非常豐富,如何能讓傳統建筑園林空間與現代設計山水精神結合,成為了設計的重點。
項目做為老宅院的一次復興計劃,“傳承”場地文化記憶是設計的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未來的院落不僅需體現出其商業價值,更多的應該是對中國傳統園林中陜西文化內涵的一種傳達,同時也是為陜西打開一扇國際的展示窗口。
通過對于袁家村陜拾叁碧山堂店定位的思考,我們沒有選擇常規傳統的園林的具體手法進行文化和空間上的闡釋,而是嘗試從創造出不同的體驗感受,實現對傳統園林空間意境的表現。
院子內的現狀森羅密布,原始文化資源、精神資源非常豐富,如何能讓傳統建筑園林空間與現代設計山水精神結合,成為了設計的重點。
“會心不遠鏡水延勢”
原始場地的格局較為局促,首先確立的需要在空間層面打開一扇院內的“窗戶”,最大限度延續空間上的回歸感;設計借用傳統園林空間的處理手法,將原始的小溪,改為鏡面水景,在鏡面水中的反射去注視老宅的建筑和場地內原始的竹林。
“隨遇而安因樹成林”
設計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場地的記憶。原始院內的竹林完全的被保留了下來,一槐、一桐、一柳、一堆石成為保護的重點,木根槐臺組、拴馬樁,原始的汀步石,都成為設計對院落內精神文化層面內容的一種傳達。
“環水如鏡,圍竹成?!?/p>
“延于鏡,止于墻”
對于傳統雨水回收方式的利用
院內現狀為老院落,無排水管網成為設計的難點。設計采用傳統古村落的排水設計手法,使用最環保的方式打通自然的雨水通道,與土地進行對話。
在院內礫石鋪裝下,打至4m深滲井,所有雨水及水景溢水通過地形地表徑流由地形匯入礫石鋪裝處,進行過濾后,排入滲井內,有效解決場地內的排水。
“木根槐臺”
“樁”
“石”
“落水”
“幽徑”
“宅”
“水映”
項目名稱:袁家村陜拾叁碧山堂店景觀
項目位置: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
設計時間:2015.10-2016.4
項目規模:200 m2
項目狀態:建成
項目業主:陜拾叁冰餅糖
設計單位: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建筑裝飾與環境藝術所
主創設計師:佟陽
景觀設計及深化團隊:趙曉靜、張藝馨、王潔玨、郭文昊、夏飛、程璇、羅斐文、劉鑫、張亦林、冒嫣蓉、馬敏娜
景觀施工團隊:陳慶興
室內設計及施工團隊:海波、許可
攝影:佟陽
項目位置: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
設計時間:2015.10-2016.4
項目規模:200 m2
項目狀態:建成
項目業主:陜拾叁冰餅糖
設計單位: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建筑裝飾與環境藝術所
主創設計師:佟陽
景觀設計及深化團隊:趙曉靜、張藝馨、王潔玨、郭文昊、夏飛、程璇、羅斐文、劉鑫、張亦林、冒嫣蓉、馬敏娜
景觀施工團隊:陳慶興
室內設計及施工團隊:海波、許可
攝影:佟陽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xxshtjc.com/news/212.html
相關標簽:關鍵詞二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Studio Gang:7個策略把單調的公共空間變成充滿活力的城市樞紐
下一篇:Studio Gang:7個策略把單調的公共空間變成充滿活力的城市樞紐